在近日举行的一场关于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高层论坛上,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发表了主题演讲,强调尽管面临挑战,但对篮球运动的长期发展“仍怀有信心”,并首次公开表示“不排除CBA(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)扩军的可能性”,这一表态引发业内广泛关注,被视为中国职业体育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信号。
回顾与展望:在挑战中夯实基础
论坛上,姚明首先回顾了过去几年中国篮球,特别是国家队和职业联赛所经历的起伏,他坦言,从国际赛场的表现到国内联赛的运营,中国篮球确实遇到了一系列考验,包括人才培养体系衔接、俱乐部财务状况以及整体竞技水平的提升速度等现实问题,他着重指出,看待发展需要有历史的耐心和战略的定力。
“任何一项运动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,必然会经历周期性的调整和阵痛。”姚明表示,“我们所做的诸多改革,例如深化青训体系、推动小篮球计划、优化联赛运营模式,都是在为未来打基础,这些工作的成效需要时间才能完全显现,我对中国篮球的未来,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心,这份信心源于我们庞大的篮球人口、持续改善的基层设施以及社会各界对篮球不变的热情。”

他进一步阐述,信心并非盲目乐观,而是建立在系统性规划和扎实行动之上,中国篮协正在协同各方力量,致力于构建一个从校园到职业、从民间到高水平的多元化、可持续的篮球人才金字塔。
CBA扩军:审慎评估下的战略选项
在谈及中国顶级职业联赛CBA的未来规划时,姚明首次明确回应了关于联赛规模扩大的议题。“关于CBA是否扩军,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、审慎评估的重大议题。”姚明说,“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性,但这必须建立在一系列成熟的条件之上。”
姚明详细解释了可能影响扩军决策的几个关键因素:
- 地域平衡与市场潜力: 新的俱乐部加盟需要考虑其所在地区的篮球市场成熟度、球迷基础以及对联赛整体地域布局的优化作用,目标是让CBA的影响力覆盖更广阔的区域,激发更多地区的篮球活力。
- 俱乐部可持续运营能力: 潜在的新成员必须具备长期、健康运营俱乐部的实力,包括稳定的资金投入、完善的管理体系、符合标准的场馆设施以及可持续的青训配套,避免因盲目扩张导致俱乐部生存困难,影响联赛稳定。
- 人才储备与竞争质量: 联赛规模的扩大必须与国内球员、教练员及相关人才的储备水平相匹配,确保扩军后,联赛的竞技水准不会因人才稀释而下降,反而能通过引入新的竞争力量提升整体精彩程度。
- 联赛商业价值的整体提升: 扩军应有利于CBA品牌价值的增长和商业开发,带来更广泛的媒体关注、合作伙伴和收入来源,从而实现联赛与俱乐部的共赢。
姚明强调,扩军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,而是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契机。“如果我们决定迈出这一步,那将意味着我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,新的力量能够为联赛注入新的活力,而不是增加负担。”
行业反响与未来图景
姚明的此番表态在篮球界引起了积极反响,多位俱乐部管理者、篮球评论员认为,这释放出联赛管理思路更加开放和长远的信号,有分析指出,在西北、中部等篮球基础较好但目前尚无CBA球队的地区,存在引入顶级职业联赛俱乐部的市场需求和潜力,审慎的扩军有望进一步激活中国篮球的版图。
业界也认识到,扩军之路必然伴随严格的准入审核和漫长的准备期,如何设定科学合理的准入标准,确保新俱乐部的高起点运营,将是摆在CBA公司和中国篮协面前的重要课题。

除了扩军议题,姚明还提及了未来将继续推动CBA在赛事包装、球迷体验、数字化传播以及商业创新方面的探索,旨在将CBA打造成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职业体育品牌。
姚明此次关于“保持信心”与“考虑扩军”的论述,勾勒出中国篮球在沉淀与进取中寻求突破的路径,在面对挑战时坚守初心、夯实基础,在规划未来时敢于设想、审慎决策,这体现了中国篮球领导层对事业发展的深层思考,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持续推进和细化,中国篮球能否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,CBA联赛是否会迎来新的成员以焕发更蓬勃的生机,这一切都值得持续关注,可以肯定的是,对于无数热爱篮球的人们而言,一个更加开放、更具竞争力的未来蓝图正在缓缓展开。





